“我考上华师啦!”4月4日,谢莉在安静了半年的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录取截图,她心里崩着的弦终于放下。经过6个月魔鬼般的复习,谢莉如愿考上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(语文)专业。
谢莉的大学生涯,说起来就是一部“别人家的孩子”的故事。大学期间,汉语言文学的她成绩一直保持在专业前五,从院级三等奖学金到校级一等奖学金均有揽获。大一时,她就自学完成了字数多达一万四千字的哲学社会科学论文,并在全国大学生“挑战杯”校赛中获得三等奖。大二时,她又尝试学习写商业论文,独立完成了创“艺”创业策划书。
在学习上,谢莉是“一把好手”,课外活动上,她也是能歌善舞的才女。担任班级文娱委员的她,校内各类晚会上常常出现她的身影。作为校艺术体操队的一员,谢莉经常代表学校到校外参加比赛。英语演讲比赛、诗歌散文大赛、舞蹈大赛……热衷于参加校内外各类比赛的谢莉,大学4年拿了21个奖项,可谓是“十项全能”。“我从不满足于当下的状态,总是想不断挑战自己,让自己变得更好。”谢莉说。
谢莉骨子里有一股渴望挑战的倔劲,一旦认定了的事就会全力以赴,考研就是她大学中最大的一次挑战。去年7月,谢莉将考研的想法落实到行动,鉴于她比很多人落下三四个月的复习进程,加上她的目标院校专业在我校又没有考上的先例,身边的很多人都不看好她。但这并没有让她打退堂鼓。相反,这些质疑激起了她的斗志,变成了她考研路上的动力。“那时我就憋着一股劲,他们不相信我,我就更要拼尽全力去证明我可以。”
下定决心考研后,谢莉对自己“狠”了起来。手机里除了一个督促学习的软件,其他所有APP的通知都关掉。在网络世界里,谢莉彻底成了个“隐身人”。备考的五个多月里,她推掉了任何娱乐活动。逛街、去KTV、看电影,哪怕是父母想要带她去餐厅吃顿饭,犒劳一下辛苦复习的她,对她来说都是在浪费时间。以前出门必化妆的她,在考研期间为了节省时间再也没有化过妆,连面膜都不敷了。“那时候我都经常和别人调侃,觉得自己变丑了。”
备考专业课期间,谢莉将12本专业书和10余本辅导书的知识点整理出了一本框架构建知识系统,在背书时找出关键字联想总结加深印象。书桌上堆的古代文学类、现代汉语类、教育综合类等20多本考研辅导书,不同版本的解析和笔记她都看了七、八遍。为了能多一些时间学习,她像海绵挤水一样,一点一点把能用的时间都挤出来。背专业课嗓子背哑了,就一边默背一边打在word里整理知识框架。晚上睡不着的时候,她就把书拿出来继续看,直到困意来袭再睡觉。习惯了这样的生活,考研结束当天凌晨2点,谢莉还是习惯性地拿出考研资料看了一两个小时。
回忆起那段日子,谢莉笑言:“当时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考上,不能给自己留后路,抱着不考上绝不罢休的态度坚持到了最后。”
紧张而忙碌的备考期间,谢莉也出现过压力过大导致情绪崩溃的时候。一直在倒计时的日子,让她每天都会觉得时间不够用,看见别人已经把知识点倒背如流,她心里清楚没有时间去担心,必须尽快调整心态,坚持背完。
上考场前,谢莉拿出平时归纳好整理的重难点,逐个检查重温。她把考场上可能会遇到的突发情况和困难全都预想过了。“考试要准备什么,在考场的空余时间我应该再看一看哪些内容。面试的时候我应该注意一些什么,包括回答问题和敲门进考场的细节我也都在脑海中提前预演过一遍。”充足的准备,让谢莉顺利的结束了这场挑战。
谈及考研的经验,谢莉表示高质量的学习效率和良好的学习心态是成功的关键。“我认为真正的的自信不是盲目自信,而是在你不浪费时间的前提下,将有限的时间利用在看书、复习的实际行动上,少说空话少抱怨,脑子里的知识多了自然就自信了。”(见习记者 李珮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