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网讯(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 周冰倩)奶茶、手扒肉、草原……这些内蒙美景吸引着很多游客时,也有很多传统文化在草原慢慢消褪。来自yl6809永利官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二生孙田合,用自己积攒下来的5000元,来到内蒙乌拉特后旗,用15分钟的纪录片来延缓这种消褪。
孙合田
孙田合是内蒙古巴彦淖尔人。虽然从小生活在内蒙,可是身为汉族人的他随父母居住在城市,但儿时感受过的草原文化却一直让他念念不忘,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更怀念记忆中的草原。
孙田合的叔叔向他推荐了一户熟识的原住牧民——巴雅尔。孙田合刚进家门,巴雅尔的母亲就端上一大桌子草原特色食物热情款待。“这些东西在城市里不经常吃到,很多人会觉得不合口味,但我却觉得熟悉。”孙田合说。
四十岁的巴雅尔一直居住在这片草原上,从未离开过。“我小的时候草原上不是这个样子的,那时候雨水充足,草特别高也很绿,随处都能看见羊群马群。不像现在,雨水不够草就会发黄,放牧的人还会用铁网把牧场圈起来。”巴雅尔告诉孙田合,“虽然草原变了,但是我离不开这片草原了。”
巴雅尔离不开草原却想要把自己八岁的孩子送到城市里去。“放牧太辛苦了,不想让孩子们也受这种苦。希望他们能好好读书,去到大城市生活。”巴雅尔的两个孩子都还不会说普通话,只会用腼腆的笑容回应来到家中的陌生人。
巴雅尔告诉孙田合,孩子们上的是蒙语学校,到二年级就会开始学习汉语,学会了汉语再融入城市就不会那么难了。“我们,也许就是最后一代牧民了。”巴雅尔满是无奈地说道。
“现代化社会发展得太快,很多东西都在消逝,但我不希望我深爱的草原文化也就这样消逝不见。”孙田合告诉记者,纪录片拍摄已经完成,后期制作完成后将带回学校给同学们欣赏。